行业新闻

广播电台将开启一片崭新的“蓝海”

2018年07月18日互联网浏览量:0

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介走向融合,网络电台、移动电台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广播频率固有传播模式被打破,进入个性化、自媒体传播格局。新技术将推动广播走向何方?声音有没有可能成为产业?

传统广播频率、网络电台和以手机客户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电台放在声音媒介这个大框架内进行研究,梳理和总结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为正在探索中的广播界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链式运营模式

媒介融合过程中广播逐渐转向数字化媒体,成为声音数据库、内容提供商、服务应用平台。在传统广播基础上打造内容和渠道交融而实现价值增值的全新产业链,成为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在中央和各省市广播电台实践中已较为成熟。广播新产业链是以内容创意和应用服务为纽带,在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产生新价值,形成链状结构。

交通频率是最早受益的专业频率。近年自驾游呈常态,如安徽交通广播举办境外自驾旅游活动,推介目的地,招募网友,发布信息,组织活动,用户黏性高,创收逐年上升。交通广播形成从上游到下游一条龙服务,包括汽车销售、保险、维护、修理、车载用品、驾驶培训、车友俱乐部等。电台根据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

这种运营模式包括内容价值链和渠道价值链。传统频率以内容价值链为主要创收方式,从节目创意、内容生产、广告创收到受众接收,实现价值增值;渠道价值链通过网络、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新兴传播渠道,为客户定制个性化创意服务,与用户互动。抛开“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广播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内容与渠道充分融合创新,共同打造全新价值链。

二、众包模式

众包理念下音频内容生产是大规模协作生产,依赖于个人自发组成的社区,用户是内容生产者,他们自愿地聚集在网络社区中生产内容,分享成果。

网络电台为用户搭建制作、上传和分享平台,成为海量音频节目生产基地,如喜马拉雅FM、豆瓣、荔枝等,节目内容主要分为UGC和PGC,UGC主要由草根用户、发烧友自制上传,PGC主要由广播电视台专业媒体人制作而成。

作为大规模分工协作平台,网络电台和移动电台具有自由、开放、平等的特点,鼓励广泛参与,吸引大量粉丝,人们成为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和主导者,充分发挥个体价值,并将这些个体价值进行整合、放大,参与人越多,平台价值越大。

众包模式下音频运营平台制定管理和交易规则,由音频任务发布者提出需求,众多音频制作竞标者参与竞标,双方通过选择,建立意向,达成协议,任务完成后支付。通过高效沟通和紧密合作的团队,进行研发和制作,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音频解决方案。

三、体验模式

体验式广播是从用户的体验需求出发,为用户推送服务,让用户既得到真实效用,又享受消费过程的乐趣。

数字音频为人们提供了完美的体验式服务。如欧洲一家广播电台与旅游地区合作,在景区为游客配备广播终端,当旅游者踏进景区,广播终端便自动根据地理位置推送广播内容和服务。采用虚拟现实、导航定位、数字地图和推送等新技术构建声音场景,是此类广播定制内容。

广播电台体验模式,围绕用户需求来考虑和设计内容或服务,用户置身于声音场景中,通过虚拟角色体验,引起注意力,加强对服务的认知,唤起情感投入,实现声音互动营销,产生市场价值。

用户因为美好的体验而得到精神满足,富有创意的内容和服务会提升用户购买欲望,提高使用效率和满意度。声音的情感性特征恰好适应这种模式。广播电台可创意设计体验产品和服务,音频体验经济有待进一步开发。

“互联网+”时代广播要进一步放开传统体制束缚,未来广播作为典型的文化产业,将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在产品、服务和应用各层面产生越来越多的新形态、新模式、新市场、新产业。创新,是广播电台的生命力。声音成就一个巨大的产业,广播电台将开启一片崭新的“蓝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