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媒体融合“下半场”:广播媒体采取怎样的内容策略才会赢?

2018年06月28日互联网浏览量:0

“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无论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自媒体,都离不开精品内容。值得庆幸的是,与网络媒体相比,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具备更深厚的采编能力、更精致的内容产品。

同时,传统媒体更专注于受众的普遍信息消费需求,全力彰显媒体责任。然而对比市场化媒体,传统媒体欠缺了对受众“想要知道的多样化内容”“乐于见到的丰富呈现形式”的挖掘。

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高频度的需求就像快消品一样,是维持生活、生计的;能满足人们低频度需求的,才是稀缺的好内容。”

(一)专注高频度需求是广播媒体的责任所在

受众的普遍需求,也是受众应该知道的“高频度需求”——小到每天的路况信息、天气情况、股市行情、音乐戏曲,大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国计民生、社会热点、国际要闻,等等。

这些关乎每个人的普遍性信息需求,基本上所有的广播媒体都会布局。满足受众的普遍需求,广播不能缺位,这是广播媒体的职责所在,但我们也需注意,仅满足受众的普遍需求还不够,还应该满足受众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二)差异化、个性化内容是广播媒体生存的主攻方向

独家新闻、对同质化新闻的独家解读、贴合受众需求的内容与形式,是留住受众、收割关注的最大卖点,应该成为各大广播媒体的主攻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在内容的制作上堪称精良,这是央广在广播媒体中独树一帜的法宝。以央广中国之声为例,由于掌握着众多国家部门、专家学者资源,以及驻各地记者站及地方台的资源,中国之声在独家新闻、独家解读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基本上从未缺席任何热点新闻的报道。2018年尝试改版的《新闻纵横》节目,每天也都在努力推出自己的独家新闻。另外,全天诸多小板块的穿插,让宏观报道、主旋律宣传、注重理性分析的严肃新闻多了一抹靓影,关注到受众多方面的个性需求。

中国之声目前有关注先进科技的《科技前沿》,有以北京方言讲述、点评新闻的《新闻面孔》,有关注资本市场的《今日投资》,关注体育事件和人物的《三分钟热度》《体坛琅琊榜》,关注汽车动态的《汽车大满贯》,有资深媒体人讲述新闻事件中的道理、主打知识分享的《朋友圈论语》《新闻有故事》,等等。这些内容犹如大板块的黏合剂,让中国之声的内容呈现有序、丰富多彩。

(三)增强可听性是广播媒体的独家优势

怎样让新闻、服务性信息变得好听、方便受众接受,让播出的内容真正达到服务受众的标准,是广播节目策划、制作应该重视的方向。目前,广播音乐类、文艺类节目整体呈现较好的可听性。但新闻类、服务类节目,如播报、录音报道、访谈等,整体上处理比较单一,人声偏多,音乐、音效较少,声音层次感、立体感不强,个别同期声、连线、压混等由于追求时效等原因处理较粗糙,造成带入感不理想。

因此,广播媒体若想在内容上深耕,除了深度、精编的内容之外,可听性是不能忽视的。中国之声制作了诸多立足广播媒体声音特色的独家专题,如声音纪录片《难忘的中国之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先生》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家国四十年》。这些专题通过大量的音响使用、同期声的铺垫、乐音的压混、厚重大气的旁白配音,对作品声场的塑造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除了提升声音层次感、立体感,拓宽声音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外,在声音形式上的创新也能极大提升广播作品的可听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