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广电公共服务 如何提质增效

2018年03月16日互联网浏览量:0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97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改革坚冰、激发潜在活力,成为贯穿全文的内在主线,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落实中央部署,广电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是保基本、提质量、增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视听内容和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硬件设施建设提质增效

“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大政方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以往颁布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政策中都反复强调,表明乡村、基层的各项建设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深化改革和补短板的重点领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1.47%的地级市和72.56%的县已经制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和目录,规定了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在广电公共服务领域,多年来,通过村村通、户户通、西新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传播体系。下一步,广电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保基本的基础上补短板、拓范围。

首先,基层和边疆民族地区是重点。这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要求。结合重点工程的实施,今后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工程,解决基层播出机构采编播设备老化、制播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固定放映点建设,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气候恶劣的地区,更是要加快由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改善农牧民观影条件等。

其次,人口流动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都为广电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适时调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和重点。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报告中明确今年要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因此,今后的广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逐步向小城镇、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拓展,并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要跟人走,跟人的需求走。

视听内容建设提质增效

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电系统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重视强化视听节目精品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结构优化、类型多元,呈现以新闻节目为主、以文化科技类节目为亮点、以政论题材为思想阵地,辅以综艺、法制、对农、民生服务、体育等多类型节目的多元发展新格局,彰显主流媒体的文化引领功能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节目内容的供给有效性不足。同时,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针对聋哑人等特殊人群、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而开设的节目,仍存在类型不够丰富、针对性不强、重播率高等问题,今后要加强相应频率频道建设和视听内容的开发。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还需加快建立节目内容的需求反馈机制,推动“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在政府保基本的基础上借助社会机构提供多层次的更丰富的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强化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重点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抓手,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再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广电公共服务重点工程今后要从注重建设向建设维护并重转变,从注重投入向注重提升效益效能转变。

一方面要完善重点工程的考核评估机制。注重投入更注重产出,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重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与新闻出版、文化、通信等部门资源共建共享,解决不同部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复投入、多头管理问题。硬件共享方面,大力发展集政策宣传、读书看报、看电影、强身健体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站。渠道互通方面,鼓励出版与广电之间跨界合作,在信息内容的采集、加工、传播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通方面,推动广播影视节目传输、覆盖、接收、观看等各环节多种技术手段的统筹实施。

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要创新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服务供给。广电公共服务同样如此,由政府主导,但不一定是政府包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实现服务的分众化、个性化、差异化。

广电公共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增加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做好公共服务事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奖惩机制、退出机制等监管措施,抑制其逐利行为。在实践中,农村电影放映已经走上了公益放映和市场放映相结合、增强自身造血机能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直播卫星也在坚持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商业应用。这些有益的探索今后要逐步扩展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广电公共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并非弱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是要优化服务的供给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资源配置均衡。对于市场不能解决的部分,政府财政要兜底,保障群众能够享有基本的精神文化权利。

总之,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合起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以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导向,解决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才能推动广电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