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互联网浏览量:0
在智能化日渐成熟的环境中,“网络直播”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尝试利用网络直播的优势特点并结合传播设备的技术条件,对新闻事件进行网络直播。对于广电媒体来说,这是对媒体融合战略的探索革新。广电人只有勇敢地接受新兴科技的挑战,才能在推动网络直播的尝试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直播前:一端多能拓平台,实时传播见效快
广电媒体的“网络直播”,是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传播手段。这种起初并不主流的传播力量,现已走在传播形态创新的前沿,为实现媒体功能最大化提供了机遇。或许网络直播可以实现一个智能终端通过信息传递满足多种传播需求,并应用于广阔平台的目标。只要受众对实时信息有需要,“网络直播”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挥多种服务功能。这种趋势的出现打破了以功能划分的传统媒体优势,除了嗅觉之外,声音、视频都可以用一个直播涵盖。
承载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娱乐教育等功能的媒体,因为网络直播而获得更高效的平台,特别是对于具有新闻性的事件报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甄别和控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网络直播的出现使得传播更具真实性、客观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和同步性也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网络直播”形成共同在场的接近感,能够将正在发生的事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实时传播见效快,有声、有画、有真相。
对新闻事件进行网络直播,选题是基础,事前准备是关键。某个事件是否具有新闻性和吸引力,广电媒体人对选题价值都有专业的衡量标准。而对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因时而变。形式作用于内容,网络直播的技术属性决定了其准备工作除了习惯性了解所采事件、设置议程之外,对所需移动化设备、网络条件、平台选择也有特殊要求。
在准人工智能时代,虽然超能简约的媒体专业设备还未能普及,但相对于机械繁重的传统设备,选择手机进行直播还是较为方便,传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然而,由于目前社会对于传统媒体所用设备庞大复杂的刻板印象并未改变,采访机、相机、摄像机一直都是代表记者的符号。在进行网络直播时,记者所携带的自拍杆、微型支架,特别是360度全景相机、可穿戴拍摄装置等移动拍摄设备在重大新闻事件的安检程序上都可能受阻。所以,事先沟通,提前入场显得尤为必要。当下,固定手机的自拍杆已经较为普及,类似支架设备也种类繁多。在360度自拍技术尚未成熟阶段,自拍杆在大事件直播中,可用于手持移动拍摄,将所处场景全景呈现。亦可在恰当时期将其嫁接于微型支架上,保证长镜头画面的稳定。由于各个场景的光线不同,随手机补光灯设备也可配备。收音设备、广角镜头、移动网络WI-FI、移动电源等,也是确保直播连贯流畅的硬件支持。
对于直播平台的选择,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客户端集中直播的现状之下,市面上出现最多的还是手机端的直播软件,并且取得法定直播资格的平台也有几百个。除了个别开通直播功能的国家级媒体APP之外,还有很多专攻直播的私人平台,比如:斗鱼直播、熊猫TV、花椒直播、映客直播、一直播、虎牙直播、艾米直播、秀吧直播、唱吧直播、快手直播等。虽然这些平台的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但在功能研发上各有所长:有的平台注重“两微”的链接转发预告,有的平台注重网页直播间和固定直播号的建设,有的平台注重呈现完美画面的包装,有的平台注重视频的后台存储和编辑。所以,广电媒体应以自身需求为依托选择直播平台,最大化发挥网络直播的功效。
二、直播中:互动满足重反馈,角度深度是亮点
以前,广播电视的节目编排不仅受到用户自身时间框架的影响,而且也在形塑着接受者本身。在即将到来的5G网络普及时代,流量资费大幅下降,智能科技全方位配置生活,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凸显。以人为本的用户核心观念逐步确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化建设将为用户利益保驾护航。在这种大背景下,从采编到传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作用在渐渐弱化,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更加依赖于智能匹配。广电媒体在尝试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如何在直播内容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培育互动反馈的“对象感”,追求与受众“共同在场”。无延时互动成为网络直播的标志特性,受众参与体验式的传播特征使得产品的沟通性和影响力大幅提高。这样的特点符合把“使用与满足”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直播节目的制作理念。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网络直播若不能在30秒左右成功吸引住受众,将被忽略淘汰。对于专业媒体从业者而言,主持直播既不能忽略“用户为主”的宗旨,也不能失去专业主持人的风范。在大事件直播时,主播如何拿捏好分寸,达到新闻价值和受众需求的相对平衡是难点。
在长达几小时的直播过程中,既要维护画面的稳定,又要时刻保持积极、自然的状态,对于主播的体力和脑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出现了一种倾向:轻视内容重评论。其实,评论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应用于内容制作中。对于网络直播而言,随着弹幕等互动方式的完善,主播在面向受众时与之进行互动交流非常重要,用户的“存在感”必须得到重视。这就回归到播音主持技巧中的“对象感”问题,当受众来到直播间或者发表关于直播话题的文字时,屏幕上出现的一条条消息提示不仅是一种对实时直播效果的反馈,也是对主播“对象感”的培育。这时,主播不应该视而不见,而要用适时、恰当的文字、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对用户迅速释放的情绪进行回应,使受众获得尊重和存在感。
其次,将用户思维植根创作,用“角度”与“深度”打造亮点。网络直播建立了传者和受众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可逆的。这种关系直接形成了“受众匆匆是路人,既是看客也是景”的局面。当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成为大趋势的时候,传者和受众的界限逐渐消失。在信息冗杂的传播时代,受众需求的“网络热点”归结起来就是方便、新奇、刺激。所以,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直播中,一些热门发现成为受众追捧的对象,比如:节假日的实时交通路况成功迎合受众规划出行线路的需求,门槛较高的演出活动极大满足受众好奇求知的心理,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快速吸引受众关注等。
面对同样的选题,发掘直播中有意思的角度和深度或许可以成就专业媒体人。如今受众的品牌忠实度正在降低,小众领域成为潜力市场。这也导致“明星主播”的受众消散,新聚合成一个个以特定粉丝群为主体的小圈子。这个圈子需要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泛化的,而是专业的;不是浅显的,而是深度的。他们心仪的主播不一定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浓厚的播音腔,但是一定要有特质、有魅力。这样的主播能用专业视角剖析现象、语言犀利;能用创新角度探索发现、新颖独特;能用人性光辉表达情感、温暖人心。
在传统媒体人擅长的采访环节中,随机采访是一项新的考验。即在事件直播状态下,移动变化的环境使得主播可能没有条件和采访对象做采前沟通,而是适时插入采访,选择场景呈现,进行恰当问答,以确保画面的连贯。
三、直播后:团队合作再传播,用户为上“路转粉”
直播的应用领域广、影响范围大,全球覆盖。看直播会让人上瘾,成为习惯,但是由于其植根于快餐化文化的传播属性,也使得用户几乎是随需随用,用完即走,难以固化。所以,想实现多次传播,获得用户主动分享,留住用户并不简单。这需要团队的共同协作,利用线上直播和视频点播的再传播,实现“路人看客”转成“忠实粉丝”。
当下,在大多数直播平台上,主播如果在直播时转发分享链接会导致“主播暂时离开”的画面黑屏,直接诱导受众分享的行为也并不被平台公开允许。所以,在直播前期、中期、后期的转发、宣传上做足文章非常必要。其中包括:编辑插件生成二维码、收集修整直播现场图片、撰写体现原创特色的文字、筛选制作直播视频集锦等。除此之外,还要给再传播平台预留审核时间,抓住传播的黄金时机,进行目标推送,获得大量转载转发与点击。
如果说再次传播是扩大影响的关键,那么吸引粉丝才是形成市场的根基。网络直播的“攒粉”,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在事件直播中,主播也会有技巧地提醒受众加关注从而获取后续更多内容,但是此类缺乏利益供给的要求常常被忽视。通常一场直播的主要吸粉因素来自主播和直播内容。如果除去追随明星主播个人魅力的粉丝,事件自身的热点效应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引来数以万计的看客,但是最终收获的粉丝关注却是寥寥无几。
现在,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买单。受众养成的移动支付消费习惯,使得商业化已于无形之中融合在媒体应用里。根据媒体业态发展趋势,“智能化”应该是未来广电发展的关键词。利用直播为用户提供更多使用价值,或许是吸引用户“日久成粉”的途径。
9月9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4年湖北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十堰举行。
2024-09-12湖北广电信息朱咏雷深入了解了公司开展“双治理”有关工作和广东广电网络BOSS系统的技术创新工作。
2024-08-29广东广电网络湖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文现场与大家交流“佛山经验”学习心得,要求各级分子公司紧紧围绕”对标先进学什么“”反躬自省改什么”,学好“佛山经验”,推进自身发展。
2024-07-19湖北广电网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破解”佛山经验之应急广播平台建设。
2024-07-05中广重庆发布内蒙古公司将围绕中国广电“1368N”工作计划,持续对标对表“佛山广电经验”。
2024-07-04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